坐落五里镇河南村1组汆洞坝石笋山,寺修建原在石笋山石峰顶及石峰脚下。石笋山为一挺立孤立石柱,柱高七十余米,独立彪炳,因为周边山体遍及海拔不高呈丘陵态,尤显得此石气势雄壮。山下数百米有河,水源自灰千梁子迤逦而来,到此地后为山壁所阻,溶蚀出一开口数十米的落水岩洞,水流入岩洞,不可知其深远。此地因有石峰如笋为阳,又有谷底岩洞为阴,地势独特,为一大地标,早年五里、马喇之人往蓬东官渡之古道须经石笋峰下垭口过道,此寺因此成为远近闻名之第一大寺。除石笋、岩洞外,此地还有“石鼓”“石牌”天然奇石,明显灵应,当地撒播有谚语称:“石鼓对石牌,干起水不来。如果干起水来了,石鼓溪的银子用杠杠抬。”石鼓溪即石笋山下之河,河滩有大片缓坡良田,有岩洞在,无淹涣之忧,当水润河肥时,良田天然灌溉足够,地主家大丰收,谚语或为此意。
光绪《黔江县志》载“石笋寺,县南九十里五里乡,乾隆四十一年建”。据该志寺观条目,五里乡原有云峰寺、保桥寺、石笋寺三大寺,而在周边地域乡民印象中,以该寺最著盛名,概因其兴胜故。据《光绪二十年重修黔江县志·卷一·地舆·奇观》载:“石笋,在五里乡,四无依傍,于石梁上突起一峰,尖如笋削,高逼诸天。昔人于山顶建寺,断崖危磴,以铁索扶摇而上,腰间常有云生,仰望溪流萦流若线,天然画景。”可见开始之寺当全建于峰顶,然方位狭小,至清末民国时,主修建已改到峰脚。
《光绪志》中另存邑廪生吴连科《过石笋山》一诗:“插天尖似笋,鬼斧削何年。寺古留云宿,楼高任月穿。僧归黄叶径,樵唱翠微巅。相遇不相识,停舆话晚烟。”
遗址状况:今石笋山地点山梁为乡道公路所经,原古道垭口下方贯穿山体修了地道,2023年为修整路途,方案将石笋炸开避免风险,但乡民力保胜迹,仅将地道上方破除,公路将山梁分为两截,而石笋峰仍然挺拔路侧。
峰顶四野无遮无拦,常有劲风,下方数百米河谷岩洞触目惊心,而远处山峦峰起,云霞万千,景色绝胜。顶上地上修平,略呈椭圆,长宽数米至十余米,中心原建有钟亭,亭4柱,上覆瓦顶瓦片以石灰粘结,以防风保固,四围临崖边缘更加以火砖砌围墙3米多高。今钟亭围墙修建无存,仅余一石础,棱角风化。原建亭处有信众建小棚以供观音。
临上顶处今建有一石龛,正面所用砌石料有带文字斑纹之石残件,残件共2块,可拼合,据文字信息估测,此方位原本应建有石板屋式神龛,所供奉应为观音,残石为观音龛之正立面。龛中上题额“□□救苦”,题刻下为龛门,门左右有对联,而龛门边及龛门下石面处则以阴刻线绘插花花瓶及莲花图纹。今存碑石为龛左半部分,且断为上下两截。上截53*48cm,存“救苦”二字,八面形框饰减地阳刻楷书,还有对联下联七字中的上4字“千朵金莲”,同为阳刻楷书但无字框;下截66*45cm,存该下联尾3字“法界辉”。